close
經濟學稱為社會科學。科學不外就是用有系統的方法,發掘真相,提供具有實是性(positive)的答案。當然,經濟學家站在他專業立場上,很難避免規範性(normative)的、「應不應該如此」的、「好壞」的價值判斷。不過,區別規範性與否,不能以有無「應該」兩個字為標準,例如:「引進外籍勞工應該會降低本國勞工的工資率」,其中的「應該」只是一種不確定但可能性很高的推測用語,並無價值判斷意思在內。但如果以「引進外勞可以降低成本」,所以「我們應該引進外籍勞工」或所以「我們不應該引進外勞」,則前面的敘述是「實是性」的,而「所以」之後就有價值判斷成份是「規範性」的主張了,因為它涉及降低成本「好不好」、降低成本與「本國勞工就業機會可能減少」之間的價值比較等的個人看法。簡言之,實是性的主張是可以驗證的、可以推翻的,而規範性的主張是無法證實、也無法否定的。<<科學強調實是性 ; 規範性涉價值判斷>>
 
雖然經濟學家之間對絕大多數的問題都有相同的專業意見,但表現在外的似乎有不少歧見,總體經濟理論更是常常針鋒相對。歸納其原因,應包括下列數則:
1.基於不同的價值判斷、規範性的前提,或政策目標;
2.基於不同資料或經濟現象;
3.對同一經濟現象的不同解釋。
 
from「經濟學  張清溪、許嘉棟、劉鶯釧、吳聰敏/合著  1.6 經濟理論與現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id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