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蔡文哲醫師

  艾斯伯格症候群的出現,算是兒童精神醫學界近來的大事。這個診斷雖然免不了一些學術上或是實務上的爭議,但是卻開始提醒我們自閉症症狀也會發生在一般智能甚至高智能的人群,自閉症症狀不只是從小不會講話,自閉症症狀不是一種少見嚴重的情況,而可能是相當普遍並且容易被忽略。

  漢斯艾斯伯格是一位奧地利維也納的小兒科醫師,他主要的工作是面對各式各樣智能發展或是其他功能不佳的孩子,給予她們療育訓練。他在1944年發表了一篇論文名為 "兒童期的自閉性人格障礙",文中描述了四名男孩他們的人際社交能力極為貧乏,不懂得如何與人溝通互動常常孤單離群,不然就是表現出不合時宜的人際行為令人不之所措。另一項特徵則是他們往往非常執著於某些活動或是興趣,總是花費許多時間精力不厭其煩且樂此不疲,甚至影響到正常的生活功能。

  如果注意最近的一些國外報導,可能也會看到 "geek genes" 幾個字,到底這是什麼基因?"奇怪" 基因?"怪ㄎㄚ" 基因?

  故事的起源來自美國矽谷:幾年來自閉症及亞斯伯格症在這地區的發生似乎成倍數成長,最近在英國劍橋高科技工業區也有類似的經驗。有些專家相信,這些患童的發生和他們的父母有關,不是他們的教養方式,而是他們本身的個性:不善社交、溝通,機械、數字、電腦能力特強,對特定的事務堅持、固執、要求完美,這些特性經由遺傳累積而產生這些特殊的孩子。有位專家講得更白:「假如你的父親是一個有四個基因的電腦迷,而你的母親有三個基因,你可能會得到全部七個,而且是個典型的自閉症」。

  自閉症的基因搜尋多年,到現在並無定論,所謂geek genes的存在,其實言之過早,不過這些症狀存在於他們的父母,甚至一般人口族群當中,卻是不爭的事實。英國劍橋大學以Simon Baron-Cohen為首的一項研究成果頗令人深思:研究者編製了一份所謂Autism-Spectrum Quotient(AQ,自閉傾向指數,暫譯)的自填量表,填完問卷可計算出每個人的AQ,最低0分,最高50分。這五十題包括了自閉症的五種特徵:社交技巧差、溝通技巧差、想像力差、異常注意細節及注意力轉移差。首先他們以成年的高功能自閉症 / 亞斯伯格症患者及控制組比較:前者平均AQ是35.8 ± 6.5,遠高於後者16.4 ± 6.3。控制組中男性稍微但顯著地比女性高:超過20分的男性(40%)是女性(21%)的兩倍,女性沒人超過34分,而男性則有4%。隨後,研究者將問卷使用在劍橋大學的學生當中,他們的AQ分佈與前面的控制組相同(表示智商和教育程度不影響AQ),但是不同科系之間卻有很大的不同。科學相關科系(數學、電腦、工程、理學院、生物學相關、醫學科系)顯著高於人文科系(語文、文學、法律、哲學、神學、歷史、音樂)及社會科學科系(地理、經濟、社會、政治、考古、人類學、管理),其中以數學科系的分數最高。

  研究者再以32分為界,徵求到11名學生(都是科學相關科系)來進行臨床會談,其中有7名符合高功能自閉症或亞斯伯格症的診斷標準,不過因為缺乏父母提供的身心發展資料,而且目前並無心理困擾,診斷不能確實成立。許多人提及他們在大學內不喜歡社交,而且特殊、狹窄的興趣不僅不會顯得奇怪,而且反而被看重。不過這11名學生回溯過去的學校生活都有些功能上的困難,例如被孤立、被欺負、很難交到朋友。

  對照上述國外的報告,我們在國內其實也有類似的觀察:許多自閉症及艾斯伯格症候群個案的家長來自高科技行業,許多個案的確也常由正常班甚至資優班,因為人際或行為的困難而被轉介就診。更令我們好奇的是,由於國內以考試高分為錄取標準的醫學生們,似乎也有相當大比例的狀況出現。

  過去觀念中,自閉症既罕見又難纏,有些家長甚至一聽到診斷就痛哭流涕,但是近年來診斷範圍放寬,早期診斷增加,早期療育有效,加上類似上述的研究,讓我們更為了解這些症狀,或輕或重存在於一般人口,而且不見得都必然是病態、障礙,甚至可能成為人類族群文明進展中一股重要的推動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id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